皮亞杰兒童青少年心理認知發展理論
來源:成都心理咨詢網站 作者:成都心理咨詢公司 時間:2020-09-18 10:14:52 瀏覽次數: 次
文章摘要:讓皮亞杰(Jean Piaget),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是兒童心理學的重要典范,皮亞杰將兒童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個階
讓·皮亞杰(Jean Piaget),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是兒童心理學的重要典范,皮亞杰將兒童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個階段的兒童的認知活動,主要通過探索感知覺與運動之間的關系獲得動作經驗,兒童的語言和表象尚未產生。這個時候,兒童形成了一些低級的行為圖式,來適應外部環境,并進一步探索外部環境。兒童通過看、抓和嘴的吸吮來了解外部環境。這個階段的后期,兒童開始使用符號和語言。這個階段,兒童在認知上發展了客體永恒性,知道了消逝了的事物的存在。另外,具有了合乎邏輯的目標定向行為。
前運算階段(2-7歲):運算是指內部的智力或者操作。兒童在感知運動階段后期,能夠運用一些動作圖式,但是這些圖式需要與具體運動動作相聯系,對于回憶過去、明了信息、做計劃是無效的。按照皮亞杰的觀點,和動作分離的認知的第一種類型是使得動作圖式符號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詞,手勢、標記、想象等符號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前運算階段的主要成就。這個階段,兒童具備了符號言語功能,詞匯得到發展。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尚未獲得守恒概念。兒童還是自我中心主義的,雖然并非總會如此。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這個階段的兒童的認知結構已經發生了重組和改善,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思維可以逆轉。隨著守恒、分類、順序排列、運算能力的掌握,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學生已經發展出思維的完整性、邏輯性的體系。在皮亞杰看來,兒童解決守恒問題的依賴于三個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補償性、可逆性。但是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思維仍然需要具體事務的支持,兒童還不能進行抽象邏輯思維。對于規則的遵守,變現比較刻板。
形式運算階段(11歲-成年):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行的,并且能夠發展命題之間的關系,能夠依據邏輯推理、歸納或者演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理解符號的意義、隱喻和直喻,能夠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維發展水平已接近成人。這個階段的兒童能夠進行“假設——演繹”推。具有了系統思維能力。這個階段的另外一個特征就是青春期自我中心。青少年開始非常關注自己,而且覺得他人也同樣關注自己。對于規則,能夠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