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心理咨詢網站 作者:成都心理咨詢公司 時間:2021-04-12 13:41:30 瀏覽次數: 次
日本教育學家齋藤孝在他的書《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中說道,讀書的意義大體可分為三種,“一為以獲得信息為目的的讀書,比方說我們有時候迫于工作或考試的需要就不得不讀書;二是為了愉快且有意義地度過獨處的時間,進而促使大腦充分發揮想象力的讀書;三是為了鍛煉自己,豐富精神而讀書”。
但在我看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讀書,無非是為了解決問題,故而,讀好一本書,將一本書的價值最大化地發揮出來,最好的方式是提取書中有用觀點,結合自身需要,變為行動指導,落實到行動上,也即學以致用。
美國成功學家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是我4月閱讀書單里的一本,前兩天剛好讀完,有人說,這是一本“雞湯+成功學”書籍,但我覺得,雖然書中的內容架構,類似于雞湯類書籍的寫法,這本書也用了很多例子去講道理,甚至一些例子是不是真實有依據的,我們也不知道,但就其中的某些觀點來說,我覺得依然值得學習借鑒,另外,判斷一本書對自己而言是否完全屬于“雞湯”,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將書中的內容變為實際行動。
“雞湯類”書籍之所以為我們所討厭,主要在于這一類的書籍內容是空洞無物,不具有普適性的,也就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難以將其觀點變為實際行動指導的。
而《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我覺得并非完全無用,只要抱著學習的心態去閱讀,并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把書中的一些觀點和原則用起來,我們將會受益無窮。以下,是我覺得確實有用的部分觀點。
1.人生準則:不輕易批評,責備和抱怨!
從小到大,我是一個脾氣急躁的人,這一點,在對待我妹妹的態度上更加明顯,回想小時候,當她做了一點點錯事時,我總會忍不住嘮叨,甚至脾氣暴躁,比如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碗,比如叫她幫忙做家務時,她來晚了一點,我總會不耐煩。
我這樣的做法,事實上,也令我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糟糕,距離越發遙遠。
直到前兩年,經歷某一件事情,經過深刻反思之后,我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并有所行動之后,我們之間的關系緩和了很多。
今年年初時,當我制定今年的年度計劃時,我在想,一些可稱之為“人生準則”的東西確確實實在近幾年深刻地改變了我,我應該將其列出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斷補充并遵守,讓自己不斷趨于“完美”,于是,我在年初時,在我的印象筆記里先列了2條,其中之一就是“不抱怨”。
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我們的成長歷程,將會發現,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的人,做了錯事后,抱怨總是無濟于事的,于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的幫助,反而可能損害他人的自尊,引起他人的怨恨。
而遇事不輕易地批評,不輕易責備和抱怨,在想既然事實已發生,倒不如切實地去解決問題,反而顯得自己更加有人格魅力。
2.不要吝嗇發自內心的、不做作的贊美!
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至深的原則,就是渴求被欣賞”。美國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杜威也曾說過:“人性中最深的沖動是,‘渴望感覺自己很重要’”。
實際上,這話一點都不夸張,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得到賞識,而非批評。對于其他人來說,何嘗不是如此,所以,多發掘對方的可稱贊的優點,并且不做作地說出來,通??梢允斋@對方發自內心的微笑,無論是談事情,還是人際關系上,于我們而言,都將事半功倍。
3.和他人交流,希望達成自己的目的時,最好訴諸對方的內在需要!
這本書的作者說“世界上唯一能影響他人的方法,就是談論他們想要的東西,并告訴他們如何獲得”。這句話本書的作者卡耐基的確做到了,他所談論和販賣的成功學為很多人所學習,他也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這一句話,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從“自我視角”到“他人視角”的切換。前幾年,爆紅營銷圈的李叫獸在他所開設的營銷課程中也曾以營銷領域的視角闡述過這一觀點。
其中,他說的大概意思是,無論是日常的生活,還是工作,我們總是以“自我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比如和別人談判時,很容易從自身利益出發,訴諸自己的需求,而沒有考慮別人。
比方說,租了很久的房子突然漲房價了,我們想和房東聊聊希望能減少一些時,通常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房租太貴,很難負擔得起”諸如此類的話,而事實上,結果通常是很難達到自己的預期目的的,因為對方極少會關心你怎樣,而是關心自己的利益。
又比如,人際交往中,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并不是因為他們的知識和經驗豐富,可以談很多話題,而是因為他們能引導對方聊對方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以上是我對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這本書的一些總結和思考,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我覺得判斷一本書好與壞的標準,不僅限于書中內容的豐富度和質量,而是是否對個人有實際的行動上的幫助。這篇文章同樣如此,如果認同,卻沒有學以致用,又何必浪費時間去閱讀一大段枯燥的文字呢。
最后,我想和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小鍇,我的2021年年度計劃里,“每周讀1本書”是其中的計劃之一,更多的好書分享,以及關于個人成長、思維認知、心理學等知識,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如果本文所講的這本書,或者我的這篇文章,對你有什么啟發,歡迎評論區交流!
想了解更多關于成都心理咨詢相關資訊
成都心理咨詢網站
成都心理咨詢機構網站部分內容轉自于互聯網,正確與否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冒犯您的權益請聯系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zenithbucg.com/shejiaokongju/248.html
歡迎光臨成都心理咨詢機構官網,本網站評論功能已經關閉,如遇預約心理咨詢,請添加咨詢顧問微信預約號:NG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