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心理咨詢網站 作者:成都心理咨詢公司 時間:2021-04-22 10:22:05 瀏覽次數: 次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當前大學生婚戀情感教育缺失,對感情和性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生理衛生知識層面,在面對感情和戀愛挫折時,容易出現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極端行為?!?/span>
通過調研,于欣偉發現,目前,我國面向適婚人群的婚戀教育尚處于初級探索階段,高校開設的戀愛課多是選修課,為此,她建議將婚戀教育設為高校學生必修課。
現在不少言情小說、電視劇、電影灌輸的婚戀觀,網絡媒體報道的名人負面的婚戀信息,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
與其讓孩子受其他人婚戀觀的影響,不如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正向的婚戀觀教育。
前不久,錦江學院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受害人女生與嫌疑人是男女朋友關系,男女雙方因感情問題發生爭執。
男生用約12厘米長的剪刀將女生殺害,自己也跳樓自殺了。
圖片來自網絡近年來高校學生因戀愛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屢屢發生,說到底,還是由于他們錯誤的婚戀觀造成的。
為什么要重視孩子的婚戀教育?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
01.有助于孩子形成平和、開朗的性格
心理學家榮格提出過“陰影”這個術語:不能在陽光下呈現的心理,都屬于陰影,它永遠不會消失,而是會以破壞性的方式出現。我們對它覺察的越多,它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小。
驅散陰影最好的方式,不是對抗,而是增加光明。
正向的婚戀教育,就像一縷陽光,可以驅散孩子內心的陰影和迷霧,有利于塑造孩子平和、開朗的性格。
綜藝《少年說》節目中,有一個名叫李依宸的六年級女孩兒。她上臺,首先跟兩位主持人問好,落落大方地跟對他們說,辛苦了。
隨后,她大聲了說出了她的“戀情”:她喜歡他們班的一個男生。
她糾結之后,最終選擇告訴媽媽,媽媽當時說,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并對此種情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她對著站在臺下的媽媽說,她聽完之后,更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真實感情,也意識到自己做的并不是錯事,現在的自己也變得更優秀,更自信。
媽媽當時對女兒的教育,讓女兒不再因為喜歡一個人而感到糾結、羞恥,能勇敢面對自己的感情,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讓自己變的更優秀、自信、開朗、從容。
02.讓孩子成為有能力帶給自己和別人幸福的人
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和錢三一是一對CP,前期妙妙的成績除了文科成績還不錯之外,理科成績并不好。而錢三一一直是市里的狀元。
后來,他們一起共同學習,他還幫她輔導功課。
最后,林妙妙考上入本地的二本大學,錢三一依然是高考狀元,考入了北大物理系。
在這期間,林妙妙跟家里人和解了,錢三一也更能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接受了媽媽的新男友,還叮囑對方要照顧好自己的媽媽。
正向的婚戀觀,可以讓孩子學會關心、理解、包容他人,帶給他人幸福;讓自己的內心更平和、安寧,帶給自己幸福。
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自述: 他跟一位女生是幼兒園開始認識的。
高中的時候,一起上晚自習,一起做作業,遇到問題一起解決,下課、放學一起回寢室,或者一起在操場上閑逛,聊天、談心。放假了,一起回家,一起玩。
就這樣,彼此的學習效率提高了,成績也提高了。
大學時,他們開始了異地戀。
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他的大學一直很充實,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收入。
最后他說,對于感情,只要把握好尺度,肯定是有益無害的,相信自己,為愛拼搏。
正向的婚戀觀,讓孩子學會共同進步、相互成就,最后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帶給自己和他人幸福的人。
03.培養孩子的婚戀觀,得從小開始
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我爸媽讓我在學校不要談戀愛,卻在我畢業的當天就催我結婚”。
這看似是一個笑話,但它在現實中確確實實存在。
父母的這種行為本身是前后矛盾的,省去結婚前面的所有環節,直接跳到結婚這一步,就是畢業多年的人也很難辦到,更何況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呢?
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這基本上是每個孩子最后都會經歷的,是孩子人生之路的必經階段,也是孩子幸福人生中重要的一環。
所以,孩子的婚戀教育,得從小開始。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1. 父母恩愛,感情和睦。
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一位杭州初三女生的作文引起了熱議,作文的標題《原來我們不懂愛》。
她在文中描寫了爺爺奶奶的相處日常,文章的最后她說:“愛,是責任,是長久,是忠誠?!?/span>
她爸爸說,女兒長大找對象可以放手不管了。
父母恩愛,感情和睦,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收到教育,形成正確的婚戀觀。
2.接納孩子的情感,給出合理的建議
抖音上有一則視頻:女兒告訴媽媽,她喜歡她們班的班長,班長長的很帥。媽媽便詢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優點,女兒說,他字寫的很好,數學成績也很好。
媽媽接著問對方是否也喜歡她,女兒說不知道。
此時,媽媽說,她應該先要爭取跟他有共同點才可以,然后用自己的優秀去吸引對方。女兒愉快地接受了媽媽的建議。
父母接納孩子的情感,這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了,便會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此時,父母給出合理的建議,適時加以引導,孩子將會按照父母設定的方向發展。
3.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寫道:如果孩子學會將自己看作社會成員中平等的一分子,明白自己的社會責任,他們將能夠獨立自主地尋找解決成年生活問題的答案。
責任感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探索尋找問題的答案,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慢慢熏陶、逐漸內化的過程,就如海綿吸水,綿軟無聲?!?/span>
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婚戀觀,讓孩子收獲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想了解更多關于成都心理咨詢相關資訊
成都心理咨詢網站
成都心理咨詢機構網站部分內容轉自于互聯網,正確與否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冒犯您的權益請聯系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zenithbucg.com/qingganzixun/268.html
歡迎光臨成都心理咨詢機構官網,本網站評論功能已經關閉,如遇預約心理咨詢,請添加咨詢顧問微信預約號:NGZ2001